-
/
- 詳細
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共生共榮
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電商產業園建設紀實
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
(2020年12月)
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互聯網商務系走產教深度融合、校企共生共榮的發展道路,通過體制機制建設、軟硬件環境建設、關注社情民生、服務國家戰略等方面入手,校企共建校內電商產業園,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距離,形成了鮮明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特色。
一、具體做法:
(一)建立園區管理機構,形成校企互利共贏的體制機制
建立以學校為主導、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的電商產業園管委會。管委會負責各項政策、管理辦法的制定;承擔園區各項基礎設施、公用設施的建設和管理;負責孵化項目的篩選及審批;負責入園學生的培養和管理;統籌協調園區與校內外各方的關系。
(二)整合校企優勢資源,建設技術先進、企業化運行的軟硬件環境
2017年,學院投入3600平米的場地及水電暖等基礎設施,企業按照“功能完備、技術先進、工位充足、企業環境、真實生產”的原則,結合電商專業生產性實訓、職業培訓、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等多方面功能的需要,裝修實訓場地,配備實訓設備,安裝實訓軟件,解決配套設施,引進真實項目,投資300萬元建立起了真實職業環境的電商產業園。
圖1 產業園內景
(三)服務雄安新區建設,開展技能培訓
主動對接雄安新區管委會,建立了雄安新區電商培訓基地,為新區群眾免費開展電商技能培訓活動。自2017年6月至今,為雄安新區失地農民免費開展電商技能培訓班20期,培訓人員2000多人,助力雄安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。
(四)建立農村電商中心,開展精準扶貧
為了使農副產品走出深山,學院電商產業園專門劃出了120平米的場地作為農村電商中心,并與唐縣政府合作共建“電子商務進農村國家示范縣”。目前已經對唐縣10個鄉鎮2000余農民進行了電商技能培訓,惠澤當地百姓15000余人。
二、成果和成效:
(一)師生創新創業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
兩年來,電商產業園先后接納了750多名學生頂崗實習,先后完成社會培訓4000多人;在第三、四、五屆“建行杯”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,電商專業共獲得河北省賽銅牌項目7個、銀牌項目1個;兩年來,產業園成功孵化3支創業團隊,有3名學生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。
(二)校企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初見成效
從學校角度看,學院電商專業招生數量穩定,質量連年遞增,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顯著提高。從合作企業角度看,進園企業數、運營項目數、交易額逐年遞增。2020年,進園企業11家,運營項目23個,實現交易額達到18000萬元,交易規模比2016年增長24.6倍。
(三)專業影響力和社會聲譽顯著提升
在成都舉行的“2017年中國職業院校物流&電商專業競爭力排行榜”發布會上,學院電商專業進入百強榜,位列27名;在第一輪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中,我院電商專業被評為國家骨干專業。
對雄安新區失地農民的電商技能培訓得到了新華社、中央電視臺、河北日報等媒體的關注,并進行了相關報道。2020年9月25日,《保定日報》以“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助力電商進農村”報道了我院電商扶貧項目。
圖3中央電視臺對學院開展的“聚力雄安送培訓”活動進行報道